当前位置 :首页 > 药食健康 > 药酒

药酒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从古传至今的著名药酒有妙沁药酒,现在新兴的药酒有龟寿酒、劲酒等。

1

简介

将药物置于75%酒精或白酒中浸泡而成。治疗时用手蘸药酒(水)涂于体表而后做手法治疗,具有舒经活血、温通发散之作用。

中国人对酒的研究与运用,可谓炉火炖青。自从有了酒,这杯中之物就被老祖宗们演绎出无数的精彩故事。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酒幌子,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于是,就有了武松酒后伏虎的壮举,鲁智深醉打山门的英雄气概,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的千古笑谈……

从酿酒、饮酒到赏酒、论酒,酒已渗透到人类的各个方面,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酒文化。酒与医素有不解缘,繁体字从,酉者酒也。这大概是因为先祖们无意中食用了发酵后的瓜果汁,发现了它可以治疗一些虚寒腹痛之类的疾病,从而让酒与原始医疗活动结下了缘。《黄帝内经》有汤液醪醴论篇,专门讨论用药之道。所谓汤液即今之汤煎剂,而醪醴者即药酒也。显然在战国时代对药酒的医疗作用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酒性温,味辛而苦甘,有温通血脉,宣散药力,温暖肠胃,祛散风寒,振奋阳气,消除疲劳等作用。适量饮酒,可以怡情助兴,但过饮则乱性,酗酒则耗损元气,甚至于殒命。医家之所以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药势而达于脏腑、四肢百骸之性,故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其实,酒是一种最好的溶媒,许多用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将其有效成分析出的药物,大多可借助于酒的这一特性而提取出来,并能充分发挥其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药效(如鹤鸣山道教流传下来的妙沁药酒),这就是药酒历经数十年而不减其魅力的缘由所在。[1-4]     

2药酒特点

特点

将作为饮料的酒与治病强身的药为一体的药酒,不仅具有配制、服用简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的优点,更因为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效力,提高疗效。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古字,即从(酒)也。现代研究表明,酒的主要成分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媒,大部分水溶性物质及水不能溶解。中药的多种成分如生物碱、盐类、鞣质、挥发油、有机酸、树脂、糖类及部分色素(如叶绿素、叶黄素)等均较易溶解于乙醇中。乙醇不仅有良好的穿透性,易于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发挥溶解作用,促进置换、扩散,有利于提高浸出速度和浸出效果;还有防腐作用,可延缓许多药物的水解,增强药剂的稳定性。

特色

人们常说久病多虚。病深日久的慢性疾病,往往导致人体气、血、阴、阳的亏损,而其形成皆非一时一日,其治疗恢复也就难以朝夕建功,一蹴而就,一般都需要一个过程。中医学认为久病入络。各种慢性虚损疾病,常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气血不畅、经脉涩滞,治疗时常需佐以活血通络之药物以增强疗效。而补益药酒主要配伍具有益气补血、滋阴温阳的滋补药食,故更有益于慢性疾病的治疗。人身气血,贵在通调。如果虽得补益,而不能流通,则收不到补益之利,反生郁滞之害。

补益药酒不仅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虚损疾病的防治,还能抗衰老、延年益寿。近代研究证明,我国传统中药中有许多补益药物具有抗早衰、延年益寿的功效。例如:枸杞子,能降低血糖、胆固醇;何首乌,可降低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杜仲,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当归,可抗贫血,能防止肝糖原减少,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地黄,能利水,降血压黄芪,有抗癌的作用,能提高免疫功能,抗疲劳,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降低血压;人参,能促进蛋白质合成,降低血糖,增强造血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抗疲劳能力,抑制高胆固血症的发生。选用这些药物制成的补益药酒,经常适量饮服,有抗衰老而延年益寿的效果。

3制作工具

按照中医传统的习惯,煎煮中药一般选用砂锅,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一些金属如铁、铜、锡之类的器皿,煎煮药物时容易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器皿本身和药物及酒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性的正常发挥。所以配制药酒要用一些非金属的容器,诸如砂锅、瓦坛、瓷瓮、玻璃器皿等。当然,一些药酒的制作有其特殊要求,那就另当别论了。

4制作方法

药酒是一种浸出制剂。即干燥的植物药材或食物,其组织细胞萎缩,细胞液中的各种成分以结晶或无定形沉淀的方式存在于细胞中,为浸出其有效成分需要作为溶媒的酒液浸润药材并进入细胞之中,继之发挥乙醇良好的解吸作用,溶解其可溶性成分,使之转入溶媒之中。溶媒在细胞内溶解了很多物质后,使细胞内溶液浓度显著高于细胞外而形成浓度差。正是靠这种浓度差,使细胞内的高浓度浸出液不断向低浓度方向的细胞外扩散,同时稀溶液又不断进入药材细胞内,这样就使药物中的可溶性成分逐渐溶于酒中。为了提高浸出效率,可以采取适度粉碎药物、提高浸出温度、掌握适宜的浸出时间、扩大浓度差等方法。

药酒有冷浸法,热浸法,煎膏兑酒法,淬酒法,酿酒法等多种制作方法,家庭配制则以冷浸法最为简便。可将按处方配齐的洁净饮片或药材粗末置于陶瓷罐或带塞盖的玻璃器皿中,加入适量的酒(一般用低度白酒或黄酒),根据药材吸水量的大小,按1 5110的比例配制,密封浸泡,每天或隔天振荡1次,1420天后用纱布过滤。为了矫正口味,可加入适量的冰糖白糖。药渣可再加酒浸泡1^2次。一般宜在饭前温 _服,每次按量饮用。如不善饮酒,可从少量开始,逐渐增量,亦可兑水后服用。根据药理研究,酒精对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系统有明显的作用,少量,或适量的饮酒,对人体有益,配之中药(药酒)饮之能防治某些疾病,促进人体的健康。

那独具特色的酿酒工艺、设备,那敦厚纯朴的酒俗、酒礼,那琳琅满目的酒具、酒器,各种花样翻新的酒辞、酒令,以及诸多与酒有关的美妙传说,都勿庸置疑地表明,酒的酿造史,就是华厦文明的一部分。

冷浸法

将药物适当切制或粉碎,置瓦坛或其他适宜容器中,按照处方加入适量的白酒(或黄酒)密封浸泡(经常搅拌或振荡)一定时间后,取上清液,并将药渣压榨,压榨液与上清液合并,静置过滤即得。

热浸法

将药物切碎(或捣为粗末),置于适宜容器内,按配方规定加入适量白酒,封闭容器,隔水加热至沸时取出,继续浸泡至规定时间,取上清液,并将药渣压出余液,合并,静置、沉淀,过滤即得。或在适宜容器内注入适量白酒,将粉碎适度的药物用纱布袋装好,置于酒中,封闭容器,然后在水浴上保持一定温度浸渍,取液同上法。

酿制法

即将药物直接加入米谷、高粱、酒曲中蒸煮发酵成酒。

制作方法

药酒制作法,古人早有论述,如《素问》中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醒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的论述,这是药酒治病的较早记载。东汉,张仲景的《金匾要略)中收载的红蓝花酒、麻黄醇酒汤所采取的煮服方法,则类似于现代的热浸法。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则较全面地论述了药酒的制法、服法,凡合酒,皆薄切药,以绢袋盛药内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渣服酒,……大诸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又如《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作即用蒸馏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汽令上,用器承取露滴,凡酸之酒,皆可烧酒,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此种操作方法即与现代基本相同。

此外,还对冷浸法加药酿制及传统热浸法等制作药酒的方法及操作要法,均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根据历代的医药文献记载,古人的药酒与现代药酒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是古代药酒多以酿制酒的药酒为主,亦有冷浸法、热浸法;二是基质酒,多以黄酒为主,而黄酒性较白酒缓和。现代药酒,则多以白酒为溶媒,含酒精量一般在50%—60%,少数品种仍用黄酒制作,含酒精量在30%—50%,制作方法为浸提法,很少有用酿造的。

相传另外一种药酒制作方法——窑制磁化工艺

众所周知,药酒配伍物料较多且各物料无论组织结构还是化学成分均有不同,直接纳入配方会使各物料之间功能疗效产生排异现象。易使产品疗效降低,甚至使配方产生化学变化,转化成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负面影响而威胁健康。窑制磁化工艺是将中国传统的窑制酿酒工艺与现代高科技磁化技术、纳米微波技术相结合,利用三位一体的融合性原则对配伍各成分进行有机整合,在维护各成分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促其相互作用,将活性成分、营养成分完整保留并将功效发挥到极致。天师开山鼻祖张道陵所创 万法自然,阴阳相生的嫡传佳酿——妙沁药酒便用此法酿出,治疗效果更迅速持久显著。

现代药酒

多选用50—60(%)的白酒。其依据是:因为酒精浓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而酒精浓度过高,有时反而使药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对于不善于饮酒的人来说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质酒,但浸出时间要适当延长,或复出次数适当增加,以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滔出。制作药酒时,通常是将中药材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此时即可过滤去渣后即可饮用。

酿酒法

先将中药材加水煎熬,过滤去渣后,浓缩成药片,有些药物也可直接压榨取汁,再将糯米煮成饭,然后将药汁,糯米饭和酒曲拌匀,置于干净的容器中,加盖密封,置保温处10天左右,应尽量减少与空气的接触,且保持一定的温度,发酵后滤渣即成。[3] 

5命名

保健酒/药酒澄清设备

最古的药酒方与其他中药方剂一样是没有名称的,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所记载的药酒方,就没有具体的方名。这种情况在唐代方书中仍保留不少,如《干金要方·脾脏下》治下痢绞痛肠滑不可差方。《外台秘要》卷十五的疗风痹瘾疹方等。

最早的药酒命名,现见于先秦及汉代,如《内经》中的鸡矢醴及《金匮要略》中的红蓝花酒等,多以单味药或一方中主药的药名作为药酒名称,这方法成为后世药酒命名的重要方法。

汉代以后,药酒命名的方法逐渐增多,传统命名方法,归纳有以下几种:

 单味药配制的药酒,以药名作为酒名,如羌活酒。

 二味药制成的药酒,大都二二药联名,如五倍子白矾酒。

 多味药制成药酒用一个或二个主药,作为命名,如羌独活酒,或用概要易记的方法命名,如:五蛇酒、五精酒,五枝酒、二藤酒等。

 以人名为药酒名称,如仓公酒、史国公酒、北地太守酒等,以示纪念。为了区别,有时也用人名与药名或功效联名的,如崔氏地黄酒、周公百岁酒等等。

 以功能主治命名,如安胎当归酒、愈风酒、红颜酒、腰痛酒等。这一命名方法,在传统命名方法中,也占相当比重。

 以中药方剂和名称,直接作为药酒名称,如八珍酒、十全大补酒等。

此外,还有一些从其他各种角度来命名的药酒,如白药酒、玉液酒、紫酒、戊戌酒、仙酒、青囊酒等,数量不多,不一一列举。

由于命名的方法多以主药或功效为主,再加药酒的历代专著均已亡佚,有些专题论述亦无分类,大都药酒方剂是穿插在其他方书中,所以在命名和分类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如就本书原来收集到,以虎骨酒命名者,就有33方,其中单味8方、复方25方。复方中药味数最多者达40余味,最少者仅2味,它们的组成相差很大,功效显然也有所区别。但是,都用同一个名称即虎骨酒,因此不易区别,给应用和分类带来困难。为此,我们对药酒的命名作了必要的改动。改动的原则如下。

(1) 为尽量保持原貌,对有些名称不十分确切,或彼此十分相似的药酒,尤其是古方,只要不与其他药酒名称重复,则不作更改。如虎胫骨浸酒、虎胫骨酒、虎骨浸酒、浸虎骨酒,这些都是复方药酒,名称上不同于虎骨酒,彼此药物组成及名称上也稍有区别,所以就不作改动。当然,虎已成珍稀保护动物,是不能再用来做药酒了。

(2) 根据药酒功能主治的特点进行更改。

(3) 根据组方特点归纳命名。即除了主药,另再选一药搭配命名。搭配方法:仅二味药者,就将另一味药的名称配上。

(4) 个别药酒方剂增复方二字,以示区别。

(5)对于近代编著中,重复命名的复方药酒,则用号码加以区别,并在资料来源一项注名出处。

此外,对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同名药酒,进行归并。因为后世医书中有不少内容是整理收录前人的,如明代的《普济方》中就有不少药酒方剂是辑自宋代《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的,在组成上完全相同,对此我们作了归并。对少数处方,其制法、服用方法及功能主治的内容基本相同,或在处方组成几十味药中仅差少数几味药作用不明显者,这可能是古人抄写整理中的脱漏、衍讹,我们则删去短少药味的处方,以避免内容庞杂重复,同时对内容相同的单味药酒进行归并,尽可能使《中国药酒大全》的内容丰富实用,简而不漏

中国药酒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药酒的功能主治;既包括了中国古代二千年前的一些病名和病证,也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一些病名和病证,此分属二个理论体系,还很难统一。中国药酒是中医的一部分,因此首先要保持它传统性,但也不忽视它发展的一面。为此,我们采用两种理论体系均能接受的大科分类法,列保健、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口齿等科。

对有些还不太确凿的古代病名、病证,以及功能罗列一大堆,对主治不明确的药酒,则不与勉强分类,归并其他,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6分类

药酒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很多,通常有以下几种分类:

药酒标准分类

可分为药准字号药酒和保健酒,保健酒中又包括食健字号酒、露酒、食加准字号酒等。

药准字号药酒是指已获得国家或地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文号的药酒,它具有药物的基本特征,以治病救人为目的,有明确的适应征、禁忌征、限量、限期,必须在医生监督下使用。例如: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烟台中亚药业公司生产的中亚牌至宝三鞭酒、一柱天酒、三鞭补酒、特质三鞭补酒及鹿茸参鞭酒等以及妙沁集团出产的妙沁酒等等。

药酒是中药的一种剂型,又称为酒剂。它的溶媒含有乙醇,而蛋白质、黏液质、树胶等成分都不溶于乙醇,故杂质较少,澄清度较好,长期贮存不易染菌变质。

中医一般把药酒[5] 分为4类:

滋补类药酒

用于气血双亏、脾气虚弱、肝肾阴虚、神经衰弱者,主要由黄芪、人参、鹿茸等制成。著名的药方有五味子

药酒

酒、八珍酒、十全大补酒、人参酒、枸杞酒等。

活血化淤类药酒

用于风寒、中风后遗症者,药方有国公酒、冯了性酒等;用于骨肌损伤者,方剂有跌打损伤酒等;有月经病的患者,可以用调经酒、当归酒等。

抗风湿类药酒

用于风湿病患者,著名的药方有风湿药酒、追风药酒、风湿性骨病酒、五加皮酒等。其中症状较轻者可选用药性温和的木瓜酒、养血愈风酒等;如果已经风湿多年,可选用药性较猛的蟒蛇酒、三蛇酒、五蛇酒等。

壮阳类药酒

用于肾阳虚、勃起功能障碍者,主要由枸杞、三鞭等制成。著名的方剂有多鞭壮阳酒、淫羊藿酒、青松龄酒、羊羔补酒、龟龄集酒、参茸酒、海狗肾酒等。

7应用

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认识到酒既是兴奋剂,又是较高级的药物。它是用谷物和曲所酿成的流质,其气悍,质清,味苦甘辛,性热。具有散塞滞、开方瘀结、消饮食、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养肌肤的功用。可以直接当,治疗关节酸痛、腿脚软弱、行动不利、肢寒体冷、肚腹冷痛等症。亦可在治病开处方中,把某些药物用酒渍,或以酒为使,来引导诸药迅速奏效。这就使酒与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完整的药酒方。

药酒不但能治疗内科、妇科疾病,而且治疗外科疾病也独具风格。王焘《外台秘要》里有治下部痔疮方,即掘地作小坑,烧赤,以酒沃之,纳吴茱萸在内,坐之,不过三度良。《使琉球录》中也有用药酒治&, lt;, FONT face=宋体>海水伤裂的记载:凡人为海水咸物所伤,及风吹裂,痛不可忍,用蜜半斤,水酒30斤,防风、当归、羌活、荆芥各二两,为末,煎汤浴之,一夕即愈。

药酒还可以预防疾病,如屠苏酒,是用酒浸泡大黄、白术、桂枝、桔梗、防风、山椒、乌头、附子等药制成。相传是三国时华伦所创制。每当除夕之夜,男女老少均饮屠苏酒,目的是预防瘟疫流行玻此酒被唐代扬州名僧鉴真大师东渡传之日本,为日本人民所推崇。

药酒在古代民间季节性疾病的预防中应用也很广泛。据典籍记载,元旦除夕饮屠苏酒、椒柏酒;端午节饮雄黄酒、艾叶酒;重阳节饮茱萸酒、腊酒、椒酒等。《干金方》曰: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可见饮用药酒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至今,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和台湾人民还沿用这些风俗。不过,药酒成分已有所改变。屠苏酒,是用薄荷、紫苏等药物浸糯米酒而酿成的,一般都在正月初七日饮,以辟瘴气。

利用药酒延年益寿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项创造,这在医疗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证实。如寿星酒,功用是补益老人,壮体延年;回春酒,功用是久服阳事雄壮,须发乌黑,颜如童子,目视不花,常服身体轻健;延寿酒,功用是和气血,壮精神,益肾和胃,轻身延年;寿老固本酒,功用是益寿延年,补虚乌发,美容颜等。

历史上,"妙沁酒"源于四川省大邑县。大邑是个神奇之地。其历史悠久,山灵水秀,物华天宝,人文荟萃,文化底蕴厚重,素有"蜀之望县"之称。境西群山起伏,峰峦叠嶂,盛产多种名贵中药材。唐朝大诗人杜甫状景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就是指群山深处被称为东方阿尔卑斯山的西岭雪山。西岭雪山下,一前一后有两座神奇的宗教名山,其一因"山形似鹤"称为"鹤鸣山",其二因长年"山恒孕雾"而名"雾中山"。前者乃道教发源地,后者是早期佛教南传第一站。

据史料载,雾中山佛教名刹仅迟于早期佛教北传第一站-----洛阳白马寺六年,是我国佛教重要发祥地之一。故而史称大邑为"道佛同源"之地。据传,佛祖释伽牟尼临圆寂之时,手指东方,对得道弟子说道:"东土有一大光明山,我佛定能在此发扬光大"。据考证,"大光明山"就是雾中山。 妙沁肾补系列。本品是以青藏高原冬虫夏草为主要原料,辅以人参、高山红景天、灵芝、枸杞子等天然植物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养分,采用非常独特的秘传窖制磁化酿制工艺技术精制而成。最大的限度提取了各原药的有效成分,原药药效,故能快捷稳定地发挥作用。众所周知,仙草之称的虫草是纯天然不可多得的名贵药材,他具有调节免疫系统、肝脏功能、心脏功能、提高细胞能量、直接抗肿瘤作用,抗疲劳等功能。

在各种药酒的配制方法上,也是多种多样,各具特色。如有浸泡法,如妙沁药酒,虎骨酒,牛膝丹参酒;有

 

药酒

淋法,如豆淋酒;有煨法,如陆英酒、丹参酒;有酿法,如菊花酒、菖蒲酝酒;还有煮法,如金蝉脱壳酒;有热投法,如柏子仁酒,铁酒等。

8优点

为什么药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并乐于接受,自有它的独到优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适应范围广

药酒,既可治病防病,凡临床各科190余种常见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均可疗之;又可养生保健、美容润肤;还可作病后调养和日常饮酒使用而延年益寿,真可谓神通广大。难怪有人称药酒为神酒,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股香泉。

2.便于服用

饮用药酒,不同于中药其它剂型,可以缩小剂量,便于服用。有些药酒方中,虽然药味庞杂众多,但制成药酒后,其药物中有效成分均溶于酒中,剂量较之汤剂、丸剂明显缩小,服用起来也很方便。又因药酒多1次购进或自己配制而成,可较长时间服用,不必经常购药、煎药,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麻烦,且省时省力。

3.吸收迅速

饮用药酒后,吸收迅速,可及早发挥药效。因为人体对酒的吸收较快,药物之性(药力)通过酒的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周流全身,能较快地发挥治疗作用。临床观察,一般比汤剂的治疗作用快到4—5倍,比丸剂作用更快。

4.能有效掌握剂量

汤剂1次服用有多有少,浓液度不一,而药酒是均匀的溶液,单位体积中的有效成分固定不变,按量(规定饮用量)服用,能有效掌握治疗剂量,一般可放心饮用。

5.人们乐于接受

服用药酒,既没有饮用酒的辛辣呛口,又没有汤剂之药味苦涩,较为平和适用。因为大多数药酒中渗有糖和蜜,作为方剂的一个组成部分,糖和蜜具有一定的矫昧和矫臭作用,因而服用起来甘甜悦口。习惯饮酒的人喜欢饮用,即使不习惯饮酒的人,因为避免了药物的苦涩气味,因药酒多甘甜悦目,故也乐于接受。

6.药酒较其它剂型的药物容易保存

因为酒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杀菌防腐作用,药酒只要配制适当,遮光密封保存,便可经久存放,不致于发生腐败变质现象。

7.见效快、疗效高

9功效

鹿茸酒和蛤蚧酒等可有效治疗腰膝酸冷、小腹不温、阳痿精冷、四肢怕冷、大便溏泻等症;当归酒、熟地酒、龙眼酒、丹参酒、鸡血藤酒、地黄酒和核桃酒等可有效治疗心悸失眠、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月经量少、舌淡脉细等病症;地黄酒、葡萄酒、枸杞酒和双耳酒等可有效治疗身体羸弱、视力模糊、虚烦不眠、潮热盗汗、便秘尿赤、口渴、舌红无苔等症;人参酒、参芪酒等可有效治疗体神疲、少气懒言、面黄肌瘦、饮食减少、四肢乏力、表虚自汗等病症;加味八珍酒和十全大补酒等可有效治疗气血两虚、如劳累倦怠、少气乏力、精神萎靡、心悸怔肿、头晕目眩、头晕目眩、健忘失眠等症。[6] 

10注意事项

药酒在饮用时,除注意《药酒禁忌》外,都必须注意以下各点:

服药时不宜饮酒和药酒

饮了酒和药酒后就不要连着服用下列药物:

(1) 大量饮酒并服用巴比妥类中枢神经抑制药会引起严重的中枢抑制。当饮用了中等量的酒并同时服用镇静剂量的巴比妥类药物时就引起明显的中枢抑制,使病人的反应能力低下,判断及分析能力下降,出现明显的镇静和催眠效果,如再加大用量可导致昏迷意外。

(2) 精神安定剂氯丙嗪、异丙嗪、奋乃静、安定、利眠宁和抗过敏药物扑尔敏、赛庚陡、笨海拉明等如与酒同用,对中枢神经亦有协同抑制作用,轻则使人昏昏欲睡;重则使人血压降低,产生昏迷,甚至出现呼吸抑制而死亡。

(3) 在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时,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会因此而受到抑制。此时饮酒会因其分解酒精的酶系统受抑制而使血液中的乙醛浓度增加,导致乙醛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血压下降等反应。酒精还有诱导增加药物分解酶的作用,可使抗凝血药的作用处时间缩短。

(4) 酒精对凝血因子有抑制作用,会使末梢血管扩张,所以,酒与抗凝血药不宜同时服用。

(5) 酒精的药酶诱导作用可使利福平分解加快,对肝脏的毒性嗜强;还可使苯妥英钠、氨基比林等药物的分解加快,从而降低了药物的作用。

(6) 糖尿病人服药期间宜戒酒,因为少量的酒即可使药酶分泌增多,使降血糖药物胰岛素,优降糖等药物的疗效降低,以致达不到治疗效果。如果大量饮用酒会抑制肝脏中药酶的分泌,使降糖药的作用增强,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反应,甚至昏迷死亡。

(7) 心血管疾病患者服药时宜戒酒,以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服用硝酸甘油的患者,如果大量饮酒会引起肠胃不适,血压下降,甚至会发生昏厥。

(8) 高血压患者如果既饮酒又服用眼乙腚、肼苯达学等降压药或速尿、利尿酸、氯噻酮等利尿药,均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服用优降宁时则反应更为严重,会出现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等,甚至会出现高血压危象。(9)酗酒会增加和诱发多种药物的毒副作用,酗酒者会发生酒精性肝炎,如再服用氨甲喋吟含干扰胆碱含成,加重肝损伤,使谷丙转氨酶升高,引起肝昏迷和呼吸抑制。

(10) 酒精和阿司匹林都能抑制胃粘膜分泌,增加上皮细胞脱落,并破坏胃粘膜对酸的屏障作用,阻断维生素K在肝脏的作用,阻止凝血酶原在肝脏中的形成,引起出血性胃炎,促使胃出血加剧或导致胃穿孔等严重后果。(11)酒与磺胺类药物同用会增强酒精的精神毒性。而灰黄霉素与酒同用则易出现情绪异常及神经症状。酒与地高辛等洋地黄制剂同用,可因酒精降低血钾浓度的作用,使机体对洋地黄药物的敏感性增强而导致中毒。

某些疾病忌饮酒过多

例如:

(1) 肝病患者忌多饮酒。因为肝炎病人的肝功能不健全,解毒能力降低,饮酒会使酒精在肝脏内积聚,使肝细胞受损伤而进一步失去解毒能力,加重病情。慢性肝炎患者继续饮酒会导致慢性酒精中毒和肝硬化,酗酒者中约有10%会出现肝病。女性酗酒,即饮酒量少于男子,但发生肝硬化的时间却早于男子,危害更严重。饮酒者比不饮酒者的肝癌发生率高12倍以上。酒精还是胃蛋白酶的抑制剂,妨碍人体对蛋白质的摄取,影响消化吸收。肝炎病人饮酒可导致营养不良性肝硬变。无症状乙型肝炎者可不出现肝炎症状,肝功能检查也正常,但携带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科学家发现:这些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脏病变。国外科学家曾对296名无症状的澳抗阳性者进行试验,当受试者每天饮人酒精低于60克时,大多数澳抗阳性者出现了肝功能异常,而澳抗阴性的健康者在每天饮入酒精量大于80克时仅少数人出现轻微的肝功能异常。当每日饮入酒精量在6080克时,澳抗阳性者的肝功能会出现明显的损害,而澳抗阴性的健康的肝功能没有出现变化。长期饮酒者旦出现类似肝炎的症状,如肝区疼痛、上腹部不适、疲乏无力、消化不良、贫血、蜘蛛痣、肝掌、神经炎、睾丸萎缩等,应首先考虑为酒精性肝病。尚无特殊疗法,应彻底戒酒,适当休息,注意饮食,并服用保肝药物。

(2) 高血压病人忌多饮酒。研究人员发现,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随着饮酒量的增多而逐步升高,血压升高愈大,其心、脾、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也愈多,其寿命愈短。大量饮酒者的血压明显高于不饮酒者,如停止饮酒可使血压回降,重新饮酒则血压回升。长期饮用含大量酒精的饮料对高血压及并发症起着重要作用。饮酒引起的高血压并发症中尤以脑血管疾病最为常见,其死亡率是不常饮酒者的3倍。长期饮酒者实际上处于一种间隙性酒精戒断状态,停止饮酒后伴有血液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的浓度升高,正是这类物质可使血压升高。在对饮酒的和不饮酒的高血压患者给予同样治疗后,饮酒者的舒张压不易控制,而不饮酒的人的高血压症状容易控制,因此高血压患者宜戒酒,服用治疗药酒也应适量。

(3 )冠心病人忌饮酒过多。大能饮酒会减少脂肪作为热能的消耗,使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脂的血浓度增加,同时却阻碍了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增加了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着。体内对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处理主要依靠脂蛋白脂肪酶的作用,大量饮酒会使酶的活性受抑制。从而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但每天规律性地少量饮酒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有所减轻,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升高,冠心病症状缓解。少量饮酒虽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但不能因此而开怀痛饮。因为一次饮白酒150200毫升,可引起严重的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心绞痛。长期过量饮酒还可使血液中的脂肪物沉积在血管壁上,使管腔变小,造成心肌营养不良,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继而促进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从而出现心律失常,在酒精中毒性心脏病晚期还常见进行性心脏衰竭,故冠心病患者饮酒的量要少饮为宜。

(4) 中风患者忌饮酒过多。酒精有直接导致心律失常作用,可引起心律紊乱或心肌病,以心房颤动最为多见。酒精引起的心房颤动和心肌病可使心脏输出的血量减少,造成附壁血栓形成,引起心源性脑栓塞。酒精还可引起强烈的血管反应,造成血压变化无常。酗酒引起的血管麻痹,使其舒缩功能障碍、导致血压急剧变动,如果血压下降过多过快,容易造成心脏和脑部供血不足,加上酒后定向力障碍和步态瞒珊,容易晕倒造成颅外伤,使得脑血管破裂。酗酒也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可使新陈代谢增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容易引起血管破裂。酗酒后的急性酒精中毒还可使体内凝血机制激活,促进血小板聚集而使血液粘度增高,血流速度减缓,容易诱发血栓形成。如果饮酒者同时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病症以及吸烟这一危险因子存在,则中风发生率将会提高,而且发病也比不饮酒者为早。因此节制饮酒则可降低中风的危险性。而中风后遗症,适宜饮用药酒,又可促使病情早口康复。

(5) 骨折后忌大量饮酒活血。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大量饮白酒或药酒活血,可以起到活血作用,有利康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骨折后饮酒过多,会损害骨骼组织的新陈代谢,使其丧失生长发育和修复损伤的能力。同时,酒精还能影响药物对骨骼的修复作用。因而骨折后不能饮酒过多,否则对骨折的愈合是十分不利的。但少量饮用药酒,则有助于骨折的早日愈合。

育龄夫妇忌饮酒过多

适量饮酒使人感觉松弛,失去焦虑,行为放荡,并引起性兴奋;过量饮酒进入麻醉期后则破坏性行为,并抑制性功能。急性酒精中毒会抑制性功能,而慢性酒精中毒也可影响性欲,并伴有内分泌紊乱,在男性方面表现为血中睾丸酮水平降低,引起性欲减退,精子畸形和阳痿,这是因为酒精严重损害了睾九的间隙细胞,使其不能正常地分泌雄激素和产生精子。如这种受酒精损伤的精子与卵子结合,所发育成形的胎儿出生后智力迟钝,发育不良,愚顽,且容易生病。孕妇饮酒对胎儿影响更大,即使微量的酒精也可直接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发育,妊娠饮酒可导致胎儿酒精综合征的发生,患儿80%以上为小儿畸形,并常有易怒、震颤、听觉过敏和吸吮反应低下等表现。胎儿酒精综合征在产前产后皆发育不良,严重者可导致流产或死胎。调查表明:孕妇妊娠初期饮酒的危害更大,极易引起胎儿酒精综合征。即使怀孕前一周内适量饮酒也会抑制胎儿的生长,使新生儿体重显著减轻。所以,育龄夫妇不宜多饮酒,只有患了不孕症和不育症的育龄夫妇可以考虑服用对症的药酒进行治疗。

饮酒忌成瘾

适量饮酒是人生一种乐趣,但嗜酒成痛则是由于长期或大量饮酒所致的一种精神障碍。一次大量饮酒可引起精神紊乱,失去控制力等,在临床上称之为急性酒精中毒。而慢性酒精中毒则是由于长期饮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中毒,表现出人格改变和智能衰退逐渐加重,自私孤僻,不修边幅,对人漠不关心,精神不稳,记忆力减退,性功能下降,震颤等征象。科学试验证明:当人体中的酒精浓度达到003%—005%时即可表现出欣快和动作增多;达到006%—O.1%时兴奋加重,称之为轻度醉酒;达到02%时为中度醉酒,表现出步行困难,言语含糊;达到03%—05%时可出现共济失调、知觉障碍、昏迷或死亡。酒精中毒者容易继发肝性脑病和烟酸缺乏性脑病等。酒精中毒的发生不仅会严重损害个人健康,而且困扰人的精神活动。酗酒可以使体内淋巴细胞减少,还直接抑制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并通过干扰巨噬细胞的激性和吞噬能力而减弱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从而使机体出现免疫障碍,显著增加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会。

要适合病情,有针对性服用

不可几种治疗作用不同的药酒同时或交叉服用,以免影响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服补性药酒,也要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要有针对性,不可乱饮,否则会适得其反,有碍健康。

可单用,必要时可配合治疗

有时药酒仅作为辅助疗法之用,不可偏执。此外,服用药酒后,不宜再服白酒;也不宜与白酒同饮。总之,饮用药酒,要切记《药酒禁忌》和注意事项,适用则用,不宜用则禁,同时用量要按要求饮用或遵医嘱,切忌过饮滥饮。

11泡法宜忌

中药泡酒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内经素问》载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醪醴就是治病的药酒。时至今日,药酒仍在广泛使用。

药酒又名酒剂,系用白酒浸提药材而得到的澄明液体制剂,多供内服,少数作外用,也有些药酒内服与外用兼有效。为了矫味,药酒也常酌加适量的冰糖或蜂蜜。

药酒的制作有冷浸、热浸、渗漉和回流热浸四种方法。民间通常采用冷浸法,即将药材与白酒共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室温下浸泡,定期搅拌,一般浸渍30天以上。

由于酒本身有行血活络的功效,易于吸收和发散,因此药酒通常用于风寒湿痹,具有祛风活血、止痛散淤的功能。常见的有舒筋活络酒、胡蜂酒、国公酒、三两半药酒、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妙沁药酒等(以上均为《中国药典》所收载)。此类药酒严禁孕妇服用,即便是外用,也严禁涂搽腹部,以免引起流产。

此外,酒精是很好的溶媒,对药材可以提取出较高比例的成分,民间习惯用贵重药材浸泡药酒,用于滋阴补肾、养血固精。常见的有参茸酒、三鞭酒、人参酒等。

值得注意的是,市售的药酒都有固定配方,符合中医方药理论。这一方面,老百姓往往重视不够,经常随意调配中药,浸泡药酒饮用,配方的不合理会使药酒失去原有的功效,饮用无益,严重的还可能引起中毒。自己浸泡药酒,应该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调配处方,并按照一定比例添加白酒,一般为14—130

李时珍说:酒,天之美禄也。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此物损益兼行。药酒亦然。可见药酒虽好,但必须适度饮用,一般以一日2—3次、一次10—50毫升为宜,切不可过量饮用。孙思邈说:冬服药酒二三剂,立春即止,此法终身常尔,则百病不生。说明冬季是饮用药酒的最佳时节,尤其对于中老年人。

 下一页

 
物理萃取 | 物理干洗 | 工程中心 | 药食同源 | 农业健康 | 药食健康 | 管理入口
网址:www.medicinefood.com 邮箱: medicinefood@163.com 电话:0371-67897722    地址:中国郑州高新区长椿路11号国家大学科技园Y22幢